今日,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,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、浙江省渔业推广总站站长丁雪燕等领导,实地调研由渔雅参与建设的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。
4月1日,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小虎,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胡红浪、浙江省渔业推广总站站长丁雪燕等领导莅临青岛,对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进行实地调研。
报告大会上,中国水科院黄海所所长金显仕向与会的领导及专家,详细介绍了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的建设情况,并在会后带着他们参观了资源库。
打好种业翻身仗
种业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是确保“中国人吃中国粮”的基石。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渔业同样也离不开种业。
作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渔业种质资源库——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,同时也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渔业种质资源库。它将以收集、整理、保存我国海洋生物种质资源、利用水生生物资源进行育种为目的,致力于研究开发出更多水产新品种,实现养殖业转型升级。
建成后的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,将填补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保护和研究的空白领域!十年计划资源保存量34万份!
因此,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建设意义非常重大!
渔雅的严正以待!
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中最核心的部分:高健康集约化养殖系统,包括有:鱼类活体资源库、虾类活体资源库、贝类活体资源库、棘皮动物活体资源库、活体检疫室,由渔雅设计及建设。
每个实验室均配置可视化操作界面的自动控制软件,可以简单、明确、直接的展现循环水系统各电器件的工作状态,还可以实时采集包括微滤机,水泵,增氧泵,紫外等设备的运行数据信息以及故障信号。
针对资源库中的养殖系统,渔雅精心设计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,软件与设备进行联动,实时反馈大量数据。

海洋渔业生物资源库深受国家级层面的深度关注,关系着国计民生。因此,作为核心系统建设者——渔雅肩负的责任也非常重大!
建设完毕后,渔雅技术团队不断地进行调试及试验,同时也积极回应及修改业主方的意见。一切的努力,都为了力求最便捷的使用和最准确的数据!
渔雅技术团队向领导介绍设备运行状况↓↓
“抢占种业的制高点”是国家级的战略,在渔业科技的强大支撑下,让“水上粮仓变得更加殷实,更多的水产品摆上百姓餐桌”的规划越来越明朗。作为种业的建设者——渔雅深感自豪,并立志为新时代中国渔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。